关注微信享红包

西安画册印刷分享,中国印工协“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隆重发布

作者:精众彩印包装  时间:

中国印工协“十四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在北京新国展及线上直播平台隆重举行。中国印工协王文斌理事长,副理事长杨民强、栗延秋,监事长沈幸华;课题组长及专家李治堂、许文才、张改梅、王强、刘琳琳、肖颖、魏先福、曹从军、李建军,以及线上线下超过2万的行业同仁出席了大会。王文斌理事长发表了主旨致辞。

截图20230525031436.png

王文斌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

我国印刷界的八位顶级专家分别就印刷市场发展、印刷工艺技术、互联网化、智能制造、商业模式创新、印刷器材产业、高端印机、VOCs治理等八个课题发布了概括性PPT演示成果。

截图20230525031445.png

李治堂 北京印刷学院经管学院院长

李治堂教授就“十四五”中国印刷应用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课题做成果发布

“十四五”期间,印刷业增长速度略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在3.6%左右,2025年印刷业总产值预计达到15800亿元,营业收入达到16000亿元。

“十四五”期间,出版物印刷产量将有所下降,受价格上涨等因素以及出版物印刷彩色化、高档化的影响,其价值量会有所增加。到2025年,出版物印刷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815亿元。包装印刷会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烟酒类产品包装印刷市场将达到880亿元。食品、饮料、药品包装印刷将是包装印刷中最重要的板块,也是增长率相对较高的部分。2025年食品、饮料包装市场预计达到2300亿元,药品包装印刷预计达到1315亿元。瓦楞纸包装印刷也将是一个千亿元级的大市场。快递物流包装印刷市场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预计到2025年,快递包装印刷市场规模达到830亿元。展览展示与广告印刷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达到960亿元。我国数字印刷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到2025年,预计数字印刷市场规模达到1300亿元。消费电子类产品包装印刷将是一个增长较快的市场。预计到2025年,消费类电子产品包装印刷规模将达到1375亿元。

“十四五”期间,我国印刷业在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网络化、个性化等方面将进一步深入发展,印刷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印刷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将进一步提升。人工成本上升成为影响各类印刷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加大智能化印刷设备投入以及智能化改造实现机器换人成为企业的必选项,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提高效率和劳动生产率,“十四五”智能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印刷电子等功能性印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未来会形成千亿级甚至更大规模的应用市场,传统印刷企业应积极寻找机会投资或布局新兴印刷电子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

截图20230525031454.png

许文才 原北京印刷学院副校长

许文才教授就未来5-10年我国印刷工艺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研究课题做成果发布

新材料和先进技术的应用为印刷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绿色化、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融合化、数字化、智能化是印刷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是印刷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绿色化是印刷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性油墨、大豆油墨、UV油墨等环保型印刷油墨已在印刷企业推广应用,LED-UV固化油墨已成功应用纸包装和标签领域,EB电子束固化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广。集中供墨、集中供气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无水胶印和柔性版水性油墨印刷等环保印刷工艺的应用会越来越普遍,单一包装材料的应用和单一溶剂油墨的凹版印刷工艺有利于节能减排和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冷烫印和数字烫印将会逐步替代传统的热烫印工艺,无溶剂复合和多层共挤工艺是软包装材料复合工艺的发展方向。

数字化是印刷智能化发展的基础。色彩管理和印刷过程的数据化、数字化、标准化以及印前、印刷、印后加工过程高自动化是实现印刷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前提。全自动装卸卷、装版、清洗等系统之间的自动化协同工作;全自动张力、套色、智能操作系统的大范围应用,将有力促进印刷装备向数字化转型,实现互联互通与数字化生产。碳粉式静电成像印刷和喷墨印刷是实现可变数据印刷和网络印刷的主流技术,高速喷墨印刷设备及数字化印后系统的发展将会大大提速。印刷包装行业要借助数字化转型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实现行业协同、集约化和平台化发展;借助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人才管理能力和工业软件的集成化能力,逐步实现数字化工厂建设;要利用全程数据可视以及内外供应链信息化协同,提升国际化竞争力;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升行业的附加值并促进新型商业模式创新。

融合化将助力印刷行业快速发展。多种印刷方式互相融合、印刷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越来越多。通过组合印刷方式可以将不同的印刷工艺和印后加工方式组成联线生产,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印刷连线生产、印后加工的集成数字化联线生产和质量在线检测的应用会越来越广。印刷工艺与电子电路行业相融合,实现RFID智能标签的天线和电容等电子器件的印刷;印刷与浮雕光刻工艺以及信息网络的融合,将实现包装物联网与产品的防伪溯源;印刷与网络的融合,将实现远程质量监控和故障诊断等。

截图20230525031503.png

王强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王强教授就“十四五”印刷企业如何加快互联网应用研究课题做成果发布

 从印刷工业互联网及其典型应用场景层面,系统梳理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的工业互联网生态、技术架构、产业应用目标的应用范例、成功经验及发展趋势,特别是中国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需求特征。从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现状与问题层面,深度剖析了中国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架构、应用现状及其瓶颈问题。特别是印刷企业形态多样、印刷技术体系持续演变以及产业多维度融合和应用的制约因素。从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机遇和挑战层面,窥视解读了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在国家战略、产业政策和未来发展的机遇,特别是“5G-大数据”新场景下的印刷产业变轨、企业转型及价值再造将面临的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专业人才的诸多挑战。从优先应用项目和实施路径层面,前瞻性地提出了高水平构建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技术体系、高质量建立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协同机制、高可靠性打造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示范和高效率赢得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市场实效的优先项目建议,为印刷工业互联网应用指出了从物联到数联的转型改造、从数联到智联的升级再造和从智联到融联的跨越创造的创新发展路径。

课题研究紧紧围绕“印刷产业(云)赋能、印刷企业(数)增效、印刷产品(智)增值”的目标,通过破解传统印刷产业在技术支持、内容生产、管理创新到体验实践,特别是印刷产业链多维度集聚、多制程协同、多资源共享和多利益共赢中全链数据集成和多渠道融合的创新逻辑,为印刷产业发展和印刷企业从物联、数联、智联到融联的聚变筛选优先项目和实施路径,引领与指导中国印刷企业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应用的创新。


刘琳琳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刘琳琳教授就未来 5-10 年印刷企业智能化发展模式及途径研究课题做成果发布

我国印刷业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推进智能化建设,而突发的疫情加速了产业智能化建设步伐。全行业应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印刷业高质量发展手段,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印刷业智能化建设,以行业合力解决智能化基础共性问题,以创新体系培育智能制造使能技术。

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有共性需求,如增加客户订单、减少人工数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消耗、提高管理水等。不同类型企业智能化需求有所差异,书刊印刷企业期望实现产业链协同,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包装印刷企业期望加强过程的质量管控,适应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市场变化;商业印刷企业期待通过更高效的生产,为客户提供全周期的服务。

本课题成果以雷达图的形式对不同印刷类型的智能化建设需求做阐述,针对不同类型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现状、发展模式做了分析,并给出代表性企业供参考。

印刷业的智能化建设应遵循智能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三个基本范式,数字化是基础、网络化是关键、智能化是方向,三个范式并行推进、融合发展。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应充分考虑自身数字化基础和发展规划,量体裁衣、因企施策。本课题详细阐述了数字化制造范式、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范式、数字化网络化制造范式在印刷企业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实例提出了不同层级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建设模式、任务。此外,针对印刷企业智能化缺乏有效指导问题,本课题提出了“诊断评估—设计规划—实施优化”思路,并基于行业标准《智能印刷工厂参考模型》,设计了线上自评、线下专家诊断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助于不同规模企业明确自身不足,制定合理建设方案。

针对印刷企业混合型生产制造方式,其智能化建设内容广泛,涉及软硬件众多关键技术,在智能化建设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本课题结合具体解决方案分析、企业应用效果、研究成果,针对印刷企业智能化中涉及的标准的基础支撑作用、精益的导向作用、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的应用、熄灯工厂的探索、立体仓库的实践、视觉检测技术的应用、低成本的建设模式、ERP建立流程数据化、MES实现生产数字化、数据的动能作用、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等12个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以供企业在方案设计中借鉴参考。课题研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印刷企业提出智能化建设的解决方法和实施路线,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方法和指南,以助力企业有效推进智能化建设。


肖颖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包装工程系副主任

肖颖教授代表陈斌校长就“十四五”印刷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课题做成果发布

印刷业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传统业态向新兴业态升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创新驱动,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其中商业模式创新对于企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了关键推动作用,只有清晰明了的公司商业模式才能有效的制定发展战略。

本课题从价值主张、客户细分、渠道通路、客户关系、关键业务、核心资源、重要伙伴、成本结构、收入来源来分析印刷企业的商业模式现状和未来3~5年商业模式的创新路径。

稳定的客户关系和重要的合作伙伴式是商业模式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制约公司发展的主要瓶颈首先是用工成本过高,人才短缺和业务拓展渠道有限;其次为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水平较低,管理粗放精细化不足以及产品与工艺技术研发能力薄弱。

在未来3~5年,印刷企业的经营将愈加电商化和互联网化,按需印刷和供应链整合成为商业领域突破的方向。产品的个性化、生产的定制化、公司的平台化、服务的品牌化和人才的专业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将会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去寻找到新的客户;更多使用互联网来打通渠道,通过企业建站、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及加入专业电商平台来建立和优化企业推广渠道;采用小团队独立孵化项目或开设新公司,以及引入产业链上下游入股等方式来扩大企业核心资源和优势。同时通过加大研发,提升工厂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改造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印刷电子和数字印刷的技术突破。

00后们(Z世代)的年轻人将成为社会中坚,是印刷品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更强调精神独立、个性张扬和文化自信。中小型印刷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需基于这一代年轻人的特征和需求展开,要坚持精益创业的原则,立足已有资源和比较优势,开发创意、设计、科技、数据和场景,在产品加工、DIY设计、平台会员、溯源数据、广告营销和技术服务深挖盈利点;拓宽产业链,扩大需求、管控成本,同时利用科技,构建开放平台来提质增效,最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的多维度创新。


魏先福 北京印刷学院印刷包装工程学院教授

魏先福教授就我国印刷器材产业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及政策课题做成果发布

中国印刷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是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印刷业发展趋势。

印刷油墨、印刷版材、润湿液、洗车水、橡皮布&胶辊、上光油等印刷器材是印刷品生产必不可少的元素,印刷器材的“绿色化”是印刷产业绿色发展的关键。2019年我国油墨大类产品总产量约为76.8万吨,与2018年基本持平。其中,凹印油墨占42.5%,胶印油墨占37.2%,其它各类油墨占20.3%。凹印油墨的VOCs排放是影响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研发纯水性凹印油墨并实现产业化应用,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凹印油墨生产及印刷应用的VOCs排放问题。大力开展UV-LED油墨的研发及其印刷应用。UV-LED油墨不含VOCs,在紫外光作用下用于油墨连接料的稀释单体、预聚物都参与光聚合反应,形成墨膜,解决了VOCs排放的同时,还因UV-LED光源能耗低,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免冲洗CTP版材。2019年我国胶印CTP版材产量约4.5亿平方米,其中出口量约占40%。传统胶印CTP版材制版过程需要用化学药品进行显影,存在废液排放而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免冲洗CTP版材并实现广泛应用,可以从源头上解决其制版废液排放及处理问题,对印刷产业绿色化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进一步提高免酒精润版液的润湿效果,降低使用成本,推广免酒精润版液的使用。开发并推广清洗效果好、成本低的环保型洗车水,取代目前使用的溶剂型洗车水。尽快实现“油替膜”,研发并推广适应性广、质量更高的水性上光油代替传统覆膜等。


曹从军 西安理工大学教授

曹从军教授就2020-2030我国高端印刷机械发展目标、战略、措施及政策研究课题做成果发布

我国高端印机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为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印刷机械的智能化包含印刷机械自身功能的智能化、印刷机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印刷机械自身功能的智能化关键技术有电子轴系统智能控制技术;高精度喷嘴阵列的设计、加工及集成控制技术;印刷过程参数的在线智能感知技术;印刷工艺参数的智能匹配技术;换单过程的智能化技术;基于内置传感器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设备远程智能控制与主动运维技术。印刷机械制造过程智能化关键技术主要有印刷机械智能化设计技术;印刷机械智能化加工技术;零部件智能调度技术;印刷机械智能化装配技术;印刷机械智能化检测技术;基于云制造的印刷机械协同制造技术等。

印刷机械的绿色化主要针对印刷机械印制过程的绿色印刷和节能降耗。绿色印刷包括印刷油墨快速固化技术;印刷单元优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新型绿色承印材料高速高精度印刷技术;基于无溶剂胶黏剂的精密涂布与复合技术;包装印刷全过程VOCs 控制与处理技术;VOCs排放监测与评价技术;基于互联网与数字印刷的按需印刷技术;印刷机械性能评估方法与再制造技术。

印刷机械印制过程节能降耗技术主要针对高效烘干、烘箱结构优化、烘箱热风循环、尾气余热回收、机械轻量化设计、能效监测与评价、能效优化技术等。

印刷机械的融合化主要针对印刷生产工艺相互融合的复合型印刷机械以及印刷机械融合其他行业两部分。复合型印刷机械关键技术是特定产品需求下复合印刷工艺优化技术以及复合型印刷机械集成开发技术。

我国高端印刷机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产业基础薄弱,关键零部件、系统配套依赖进口;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攻关、高端设备研发能力不足;行业高校渐少,后备人才不足,行业高端技术人才缺失;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未解决等。

我国印刷机械发展措施及政策建议主要为以下几点:做好高端印刷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促进校企合作,整合创新团队,加强行业共性卡脖子技术科技攻关;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激活科技人才创造力;促进校企联合搭建科研平台,为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提供平台;加大对校企联合培训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李建军 中国印工协VOCs治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李建军高工就“十四五”印刷企业VOCs治理方式方法研究课题做成果发布

“十三五”我国印刷行业VOCs 综合治理全面展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减排目标基本实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与短板,十四五”印刷企业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推进VOCs 深度治理,实现精准治理。

切实掌握VOCs管控政策与技术标准。2019~2020年与印刷企业VOCs 治理强相关的政策、标准有15项,重点要掌握的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油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胶黏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值》《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包装印刷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制定了VOCs绩效分级标准、《塑料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用手册》、《纸包装印刷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用手册》。

2020年1月生态环境部出台的《印刷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按印刷工艺分类推荐可行技术包含:平版6项、凹版4项、凸版3项、网版1项、复合涂布5项、上光2项,共21项。按照每种技术选三个案例,连续运行一年以上,经第三方检测达标排放,具有较强可行性、可靠性,是国家生态环境部门认可的,企业在推进深度治理中可选择采用。

胶印企业VOCs深度、精准治理。实现低VOCs原辅材料全替代,不再无组织收集、不再末端治理;在稳定达标排放同时降低治理成本,减少二次污染。要推动研发,示范引领,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协会组织协调,政府支持落地。目前油墨、润版液、胶黏剂、上光油等原辅材料均已实现VOCs低于10%,只差清洗剂(洗车水),正在研发试用中,成功有望。

软包装凹印企业深度、精准治理。要采用低VOCs油墨、胶黏剂替代“能替尽替”,凹印重点推进水性油墨替代,目标为替代30%。(探索--采用EB油墨、LED—UV油墨)。复合继续大力推广无溶剂、水性胶、挤出复合等。目标为替代75-85%。落实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强化过程无组织逸散管控,重点对车间、设备、容器实施有效密闭、收集,提高废气收集率,改善生产现场气流系统,实现全过程清洁生产。配套建设高效适宜的末端治理设施。适宜燃烧的采用吸附浓缩(减风增浓)与燃烧(RTO、CO等);适宜回收的采用吸附浓缩+冷凝回收;研发与水墨应用配套的,适宜水墨+溶剂墨混用的处理设施;严控因安全需要设置的排放旁路;落实生产与治污同步运行要求。

中国印工协“十四五”规划8个课题研究成果发布会内容满满,干货十足,大会比原定计划时间扩充了1个半小时。据悉,本次成果发布会网上直播具有重放的功能,如果错过直播或想反复收看,可以扫码进入网上直播平台回看。由于时间限制,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在发布会上不能充分展开,只能发布研究成果的梗概。中国印工协将于会后整理出约30万字的“十四五”八个课题的全文研究成果总报告,欢迎扫码,登记预定信息。

相信中国印工协“十四五”八个印刷课题研究成果及未来发行的“课题研究总报告”一定能为广大印刷企业“十四五”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帮助。